- 范叶平;郭政;张锐;
为了快速、准确地稳定矿井车载摄像系统获取的抖动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下采样灰度投影的电子稳像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以提高图像对比度;为减少算法运算量,削减局部运动物体的影响,通过下采样方法对图像进行多分辨率分层,选取相邻2帧低分辨率图像及其预定子区域分别进行灰度投影运算,并对运算结果进行加权求和处理,获得最终的全局运动矢量;最后根据卡尔曼滤波获取的补偿量,通过自适应相邻帧补偿方法对图像进行运动补偿,以解决误差累积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准确度和运算时间上都优于传统灰度投影算法,且能实现长时间连续稳像。
2017年04期 v.43;No.253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3 ] - 谭春超;杨洁明;
针对现有大多数煤与矸石图像识别方法只单一地利用灰度均值和灰度方差进行识别,存在识别准确度和效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煤与矸石图像灰度信息和纹理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提取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参数,如灰度均值、平滑度及灰度共生矩阵的能量、对比度、相关性、熵等,作为识别煤与矸石的重要依据。Matlab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以上特征参数可以有效地描述煤与矸石的图像特征,可为煤与矸石的自动识别与分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017年04期 v.43;No.253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62 ] - 徐林;袁梅;杨萌萌;许石青;王玉丽;李闯;
以贵州省富煤区6个突出煤层为研究对象,采用液氮吸附实验和压汞实验,分析了各煤层煤样的孔隙大小分级,计算了煤样分形维数,并分析了各煤层煤样孔隙分形特征及其与瓦斯吸附量、煤样渗透性的关系。结果表明:6个煤层煤样不同级别的孔隙具有良好的分形特征,能够显示孔隙大小及孔隙分布特征,验证了采用分形维数可以定量分析煤样孔隙特征;微孔分形维数与煤样瓦斯吸附量呈正相关关系,不同煤田煤样瓦斯吸附能力差异较大;小孔分形维数反映了煤样孔隙结构较简单,煤样间孔隙结构复杂程度相似;中孔、大孔、显微裂隙和微裂隙分形维数显示煤样孔隙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存在某些级别孔隙发育很差的情况,需要增透以提高抽采效果。
2017年04期 v.43;No.253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2 ] - 孙慧影;林中鹏;黄灿;陈鹏;
针对矿用通风机故障与征兆对应关系复杂的特点,提出一种用动态适应布谷鸟搜索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并进行故障诊断的方法。利用动态适应布谷鸟搜索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求解神经网络的最优初始参数;然后对BP神经网络进行学习训练,得到最终的故障诊断模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进行矿用通风机故障诊断,且具有收敛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对测试样本的诊断准确率达到了92.5%。
2017年04期 v.43;No.253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76 ] - 王敏;武兵;王娟;
以提升机制动系统制动力不足故障作为具体研究对象,分析了提升机制动系统可靠度函数模型;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制动力不足故障的故障链,结合独立故障率和相关系数计算了考虑相关性的总故障率;分析了考虑相关性和不考虑相关性2种情况下的制动力不足故障间隔时间分布,线性拟合结果表明,考虑相关性的制动力不足故障间隔时间分布更符合威布尔分布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故障率理论值与实际值的误差范围为1.33%~3.25%,验证了可靠度函数模型的正确性。
2017年04期 v.43;No.253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4 ] - 姚善化;
针对矿井隧道复杂的电磁波传播环境,利用镜像法建立了矿井隧道电磁波多径信道模型,给出了三维空间的锯齿螺旋射线总传播路径长度和入射角、反射角的计算方法,以及总的接收功率和传输损耗的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靠近发射天线的电磁波场强衰减较大,呈现快衰落现象,所建模型能准确预测隧道中电磁波场强分布。
2017年04期 v.43;No.253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46 ] - 高云广;宋建成;郑丽君;江法洋;田飞燕;
针对传统电流控制策略存在高稳态精度与快速动态响应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基于LCL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复合电流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将比例积分控制和重复控制有机结合,在保证动态响应的基础上,利用PI控制器将控制模型补偿为稳定系统,使其在低频段具有良好的控制特性;利用重复控制器校正LCL型滤波器谐振峰和内环的固有相位滞后,实现电网谐波电流的快速跟踪与高精度补偿。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谐波补偿,电网电流的总谐波失真明显减小,负载变化时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可实现单周期快速响应,验证了所提出的复合电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2017年04期 v.43;No.253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99 ] - 程学珍;林晓晓;朱春华;雷倩;陈强;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系统后会改变配电网故障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使配电网故障诊断复杂化。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故障功率方向判据和Petri网的配电网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利用上传和实测双重故障信息实现冗余纠错,快速诊断出故障区域,提高了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容错性;利用Petri网独特的图形描述和并行处理能力,保证了故障定位模型的通用性和故障诊断的快速性。算例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
2017年04期 v.43;No.253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5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6 ] - 张潇;王彦文;赵永梅;侯丽楠;白树君;
为了实时监测矿用高压电缆的绝缘状态,提出了一种基于广域测量系统(WAMS)的矿用高压电缆绝缘在线监测方法。该方法利用WAMS实时同步获取电缆线路首末两端的电压和电流,通过建立电缆线路对地等效电路模型推导出电缆的绝缘电阻、等值电容,从而动态监测电缆的绝缘状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测量精度满足矿用高压电缆绝缘在线监测要求,且随着电缆绝缘劣化程度增加,该方法测量误差逐渐减小。
2017年04期 v.43;No.253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97 ] - 刘向昕;谭国俊;胡子豪;张玉成;封安波;马亮;王凯;
分析了大功率防爆变频器EMI产生的机理,并提出了一种大功率防爆变频器EMI滤波器设计方法。该EMI滤波器采用单级LC滤波器+"P"型匹配网络结构,可在防爆变频器阻抗不匹配的情况下实现阻抗匹配,进而改善EMI滤波效果。以1 MW/1 140V防爆变频器为实验对象,验证了该EMI滤波器的有效性。
2017年04期 v.43;No.253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5 ] - 房绪鹏;马伯龙;董召龙;郭久红;高冠中;
针对传统升压变换器存在升压能力有限、电容电压应力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2个准Z源网络级联的升压型DC-DC变换器,分析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推导了该变换器升压比、电容电压应力的表达式。与传统Z源升压变换器相比,该变换器可在占空比小的情况下实现更大的升压比,且在升压比相同的情况下具有更小的电容电压应力。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2017年04期 v.43;No.253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5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55 ] - 徐瑞东;周建勇;王博雅;郁志伟;汪琳阁;曹莉茹;吴陈林;
针对微电网中接入非线性负载带来的谐波污染问题,提出了基于虚拟谐波阻抗的微电网谐波抑制控制策略。分析了下垂控制原理,给出了2台逆变器并联运行的谐波抑制模型;采用基于二阶广义积分模型的方法检测谐波电流,并采用基于二阶广义积分模型改进的PR准比例谐振控制器实现了电压零稳态误差控制;分析了虚拟谐波阻抗控制策略及其实现。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2017年04期 v.43;No.253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