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继平;
分析了我国乡镇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乡镇煤矿煤炭产量约占全国煤炭产量的37.8%,发生死亡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却占全国煤矿事故总起数的73.5%和74.1%,百万吨死亡率是国有重点煤矿的7倍。乡镇煤矿事故频发的原因包括技术装备落后、矿井系统不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安全教育培训滞后、安全责任不落实、现场管理松弛、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等,而技术装备落后和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低是最主要的原因。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联网是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的重要措施之一。提出了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联网方法:中心站(或主机)应及时向监控中心上传有关监控信息;中心站(或主站)和监控中心应具有符合IEEE802.3协议的以太网接口等。
2009年10期 v.35;No.163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63 ] - 王玉梅;马星河;安葳鹏;
针对煤矿井下高压供电系统速断保护经常越级跳闸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独立分站的自适应保护系统方案。该方案通过对每条线路的电压、电流进行实时监视和分析,自动改变继电保护的整定值和特性以提高过流保护装置的灵敏性、可靠性;通过独立分站实现了速断保护的纵向选择性,为消除矿井高压电网长期存在的因短路故障而引起越级跳闸的安全隐患提供了技术支持。
2009年10期 v.35;No.163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72 ] - 张全柱;邓永红;黄成玉;
现有的矿用电机车铅酸蓄电池组充电器存在充电电压不能满足蓄电池组相关要求、无法实现对蓄电池组的多段恒流充电的问题。文章分析了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指出为满足先恒流、后恒压的蓄电池理想充电特性,应综合考虑蓄电池类型、环境温度、使用程度这3个因素来设计充电器的充电特性曲线;采用两段式充电法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智能充电器,详细介绍了该智能充电器的主电路和控制器电路结构。试运行结果表明,该智能充电器在抗震、防潮、电磁兼容性、可靠性等方面均满足实际运用的要求。
2009年10期 v.35;No.163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65 ] - 刘志峰;蒋金峰;张爱平;王建华;
文章采用AT89S52、SJA1000和PCA82C250设计了一种新型的CAN转Modbus网络模型,给出了模型结构及软、硬件设计,并对该模型的硬件优化和通信的稳定性能参数的优化进行了研究。实际应用表明,该网络模型能够使CAN总线与任何基于Modbus协议的通信模块通信,不需开发额外的监控软件,有效地提高了工业通信网络的实时性、通用性和稳定性。
2009年10期 v.35;No.163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8 ] - 陈洁;
文章分析了小型风力发电机的3种限速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1)机械限速需要为风机增加1个运动环节,在风洞试验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限速特性,但不能瞬时响应自然风况的变化,容易导致保护落后、失效及剧烈震动,引发风机飞车、过载等现象;(2)电压幅值控制电磁限速以电压幅值为控制信号来反映风速的大小,从而实现限速,能够基本解决风机飞车、过载问题,但仍然存在滞后问题;(3)电压频率控制电磁限速以发电机输出电压的频率为控制信号来反映风速大小,从而实现限速,保护电路简单,解决了控制滞后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小型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稳定性和工作可靠性,并具有很强的现场适应性。
2009年10期 v.35;No.163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8 ]
- 包建军;霍振龙;徐炜;赵宇;
在分析主流无线定位技术在井下应用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对称双向到达时间测距和最小二乘法实现井下精确定位的方法,证明了该方法对由于无线定位设备晶振频率差异导致的测量误差有较高的鲁棒性;通过分析和比较实验数据,证明了该井下精确定位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09年10期 v.35;No.163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83 ] - 李英建;肖林京;刘传玺;
煤矿井下机车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直流磁场,直流磁场会给机车监控系统中的轨道传感器带来干扰,导致错误输出。文章分析并计算了导轨直流磁场对电感式轨道传感器的干扰,并对电感式轨道传感器的设计进行了改进,将轨道传感器线圈与机车导轨磁场设计成互相垂直的,并给出了线圈宽度的计算公式。该方案有效降低了直流磁场对轨道传感器的影响,提高了轨道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同时增大了轨道传感器的有效检测距离。
2009年10期 v.35;No.163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7 ] - 彭娟;程健;韩仿仿;阙胜利;宋万宝;
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是一种有效的基于群体智能的全局优化方法,不能直接应用于多目标自动配煤系统的优化中。文章考虑实际灰分最大限度接近目标灰分、配煤时间最短、能耗最小经济效益最高这3个目标,建立了具有条件约束的多目标自动配煤系统模型;利用加权法将自动配煤系统的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然后利用PSO算法对系统进行优化,求出最优解集。仿真结果表明,应用PSO算法优化多目标自动配煤系统的方法简单可行,效果较为理想,但也存在适应度函数和权值参数选取难的问题。
2009年10期 v.35;No.163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72 ] - 成凌飞;张培玲;
传输函数是双绞线环路的一项重要指标。文章设定2种矿用双绞线ADSL测试环路,运用传输线路理论,对矿用双绞线ADSL环路的传输函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传输函数受传输频率、双绞线线径、环路长度等因素的影响,混合环路的传输函数与环路总长度和分段长度有关,与分段上双绞线型号的次序无关。
2009年10期 v.35;No.163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1 ] - 郝长胜;王洪胜;庞润芳;
合理抽放瓦斯是解决煤矿瓦斯灾害的重要方法之一。文章在分析煤层瓦斯抽放过程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羽状钻孔预抽瓦斯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数值离散,同时采用牛顿-拉夫逊数值方法,将非线性方程组转化为线性方程组最终得以求解。数值模拟程序采用VB6.0编写,模拟了矿井瓦斯羽状钻孔预抽过程。通过矿山瓦斯抽放实际数据验证,羽状钻孔预抽矿井瓦斯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基本反映了真实的瓦斯抽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瓦斯抽放过程的参数优化奠定了基础。
2009年10期 v.35;No.163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2 ] - 李大锋;赵帅;吴峰;
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因素很多且错综复杂,而现有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方法所考虑的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因素较少,针对大量指标属性时无法进行有效的分析处理。针对该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ICA-SVM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对所选指标属性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利用支持向量机模型对煤与瓦斯突出进行预测分析。预测结果表明,基于ICA-SVM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方法的预测准确率高,且运算速度快,识别分类能力强,效果较好。
2009年10期 v.35;No.163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9 ] - 王红刚;吴奉亮;常心坦;肖鹏;
通风网络风道之间的风量依从关系对于通风网络的合理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任意复杂的通风网络系统,有时很难从图形上直接判断出任意2条风道之间的风量依从关系。文章提出了通风网络任意风道影响区和依赖区的概念,指出其可用于任意风道之间的风量依从关系的分析;介绍了通风网络各风道依赖区、影响区划分方法以及任意风道之间归属度和依赖度计算方法,并采用C#语言编制了程序;最后用实例验证了文中所论及算法的正确性。
2009年10期 v.35;No.163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8 ] - 葛君山;
正确分析和处理矿山压力观测数据以了解和掌握矿压显现规律,对于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对原始的矿压显现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出各数据间存在的统计相关性,然后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别对矿压显现数据进行平稳化处理、正态性检验和正态性处理、建立模型并最终得出模型的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矿压显现规律是一种可行的研究方法,且预测的步长越大,误差越大。
2009年10期 v.35;No.163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7 ] - 马宏伟;刘启彬;李晓鹏;
针对传统的电机控制系统不太适用于移动机器人多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的问题,提出了基于CANopen协议的移动机器人多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建立了基于CANopen协议的多电机控制系统结构,并将其用于六履带移动机器人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适应性强。
2009年10期 v.35;No.163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9 ] - 宋宏志;谭国俊;张旭隆;蒯松岩;
传统的开关磁阻电动机(SRM)调速系统中的位置传感器导致系统结构复杂度加大、成本提高、可靠性降低等。针对该问题,文章提出了激励脉冲法和改进的简化磁链法相结合的新型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案,即静止与接近零速度时采用激励脉冲法,中高速时采用改进的简化磁链法。采用TMS320F2812 DSP对12/8极SRM的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SRM转矩脉动小,启动转矩大,动态特性好,适用于工业现场全速度范围。
2009年10期 v.35;No.163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5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0 ] - 郭艺丹;宋书中;马建伟;朱锦洪;
针对大功率感应加热电源功率开关器件IGBT功耗大的特点,给出了3种RCD缓冲电路结构及参数设计,在PSpice仿真软件下对3种缓冲电路中的IGBT和缓冲电阻的功率损耗进行了仿真分析,给出了相应的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I型缓冲电路的电能损耗大,缓冲电阻发热严重;II型缓冲电路对关断瞬态电压抑制效果好,但不能有效地控制大功率级别IGBT的瞬变电压;III型缓冲电路具有寄生电感较小的优点,可有效地抑制振荡和控制瞬变电压,适用于大功率级别IGBT工作场合。
2009年10期 v.35;No.163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5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7 ] - 李平;周小杰;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UC3854B控制的高功率因数电源的研制方案,给出了电源主电路结构及原理,简要推导了采用Boost电路实现功率因数校正时开关管占空比的数学方程,重点介绍了控制电路中UC3854B外围电路的设计及元器件参数的选取。实验结果表明,基于UC3854B的Boost PFC开关电源具有较好的功率因数校正功能,控制效果较好。
2009年10期 v.35;No.163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9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9 ] - 宋伟;张新;王磊;
文章介绍了一种应变式六维力传感器弹性体的结构,利用SloidWorks软件建立了该传感器弹性体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全面分析了弹性体主要结构参数对弹性体灵敏度和固有频率的影响,并采用极差分析方法分析各结构参数的优水平及对指标的主次关系,得出各结构尺寸的最佳方案,从而达到了优化弹性体结构的目的,提高了传感器的动、静态特性。
2009年10期 v.35;No.163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7 ] - 赵晓霞;王汝琳;李雪艳;
雾天图象受到严重退化,大大降低了图象的使用价值。利用Retinex理论的颜色恒常性,通过提取照度分量来去除雾天对图象的退化作用。指出MSR算法处理雾天图象的不足,提出将MSR算法处理结果与原图象结合的改进方法:引入原图象对数分量和颜色信息,以保留原图象亮度的全局对比度和恢复平坦区域的颜色;提出进一步增强雾天图象细节信息的方法:将MSR处理结果与边缘增强的原始图象相结合,然后对输出图象各颜色分量先进行正态截取,再统一拉伸到显示设备的动态范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取得较好的图象去雾效果。
2009年10期 v.35;No.163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65 ] - 秦国柱;侯媛彬;
立体仓库堆垛机在存取货物的水平行走过程中,加速和减速阶段会引起立柱在纵向方向发生弯曲变形,导致堆垛机对高层货架的存取精度发生偏差。文章以西安科技大学学科群实验中心单立柱堆垛机为例,通过建立堆垛机立柱数学模型,对立柱顶端的弯曲挠度进行计算分析,并应用Matlab软件仿真分析了立柱顶端挠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理想状态下,立柱顶端挠度近似与水平行走加速度成二次抛物线关系,加入随机噪声后,曲线某些区段发生较大变形。
2009年10期 v.35;No.163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4 ] - 叶晓燕;王俭;张思福;
文章介绍了游离态甲醛检测的最新技术动态,分析了新型燃料型甲醛传感器的电化学过程和影响其性能的几种因素,重点研究了新型燃料型甲醛传感器温、湿度干扰的内在机理,提出了3种新的降低湿度干扰、提高新型燃料型甲醛传感器稳定性的方法,并对这3种改进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达到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2009年10期 v.35;No.163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5 ] - 王政伟;薛国新;沈福昌;陆进方;
垃圾焚烧炉废弃物的直接排放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会浪费其中所含的可利用资源物质。为实现垃圾的充分燃烧,需要对燃烧过程的系统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机仿真。文章通过对焚烧炉进料成份作出简化假定,将其归一为仅由水份、单一特性灰份及单一特性可燃烧成份的混合物,考察炉膛内的焓平衡和质量平衡,考察焚烧炉中炉膛温度、含氧量、炉膛负压与进料流量、送引风机风量、排灰速度之间的动态关联行为,分析焚烧系统特性,并以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垃圾焚烧炉为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简化假定计算所得的炉膛工作温度与实际吻合较好,能为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操作提供有效技术指导。
2009年10期 v.35;No.163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8 ]
- 史丽萍;梁经宛;刘志远;
文章以一个典型的深井供电系统为例,介绍了一种煤矿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的设计与开发。该软件利用各个开关柜作为整定单元进行整定计算,稍作参数的修改即可实现各开关柜的整定计算,算法简单、实用;采用VB编程语言和SQL Server 2000数据库作为开发工具,易于实现、维护,且管理功能强大。该软件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及数据输入、查询、修改、打印输出功能,操作简单,适应性强,提高了煤矿电网继电保护整定值的准确性及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
2009年10期 v.35;No.163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8 ] - 张根现;马星河;杨跃军;刘冲;邹有明;
通过对义煤集团主要生产矿井高压电网特点的分析,找出了煤矿井下高压电网越级跳闸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故障原因提出了井下高压电网防越级跳闸的解决方案。该越级跳闸解决方案极大地改善了煤矿的供电安全运行水平,大大减少了越级跳闸次数,提高了煤矿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实现了基本无故障,提高了煤矿的安全生产能力。
2009年10期 v.35;No.163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2 ] - 薛建勇;惠万里;杨于林;
采煤机大功率截割电动机的短路保护采用软件方法实现,存在着测量电流值不稳定的问题,影响对电动机短路、过载、欠压等保护的准确性;而SL75采煤机截割电动机采用硬件方式实现短路保护功能,准确可靠,经济实惠。因而,建议现阶段采煤机大功率截割电动机的短路保护采用硬件保护方式。
2009年10期 v.35;No.163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5 ] - 张杰;
文章介绍了一种煤矿电网安全测控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组成及功能。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在煤矿井下完全适用,提高了煤矿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9年10期 v.35;No.163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3 ] - 崔凤录;
通过对设备管理单位的精细化模块、设备使用单位的精细化模块和关键设备日常维护的精细化模块的介绍,阐述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煤炭企业设备精细化管理的思路,为煤矿设备的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2009年10期 v.35;No.163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9 ] - 褚春华;刘序言;樊晓明;
文章详细介绍了淮沪煤电公司丁集煤矿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网络结构和软件功能。丁集煤矿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采用千兆工业以太环网构建3层网络结构,实现了对矿井供电、运输、选煤、提升、安全监控、通风、瓦斯抽采等系统的远程监控功能。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各系统各自运行、各自管理的弊端,达到了减员增效的目的。
2009年10期 v.35;No.163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6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7 ] - 李飞;陈亚;
针对神华集团神东煤炭分公司原有胶轮车自动保护装置存在保护方式不够灵活、故障排查困难、设备故障率高、可靠性差等问题,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胶轮车安全保护装置,给出了该保护装置的组成结构、特点及实际操作说明。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胶轮车安全保护装置可靠性高,故障率低,人性化程度高,配件损耗很少,大大降低了胶轮车监控仪的维护工作量。
2009年10期 v.35;No.163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58 ] - 王仲根;聂文艳;
针对目前煤矿井下监控分站通信速率低、性能不稳定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井下智能监控分站的设计方案。该分站采用32位微控制器S3C2410为控制核心,移植了VxWorks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大大提高了分站系统的信息处理速度、系统容量及稳定性。
2009年10期 v.35;No.163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2 ] - 付子义;骆文涛;贾胜;刘爱军;
文章介绍了一种煤矿井下嵌入式数据采集分站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该数据采集分站的各个硬件模块的设计以及以太网通信、CAN总线通信的具体实现。煤矿井下嵌入式数据采集分站采用S3C2410嵌入式微处理器以及μC/OS-Ⅱ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对各种任务进行了优先级划分,并通过合理剪裁TCP/IP协议栈实现了TCP/IP通信,提高了数据采集分站处理数据的实时性。
2009年10期 v.35;No.163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0 ] - 肖涛;马震;付吉奎;吴响;
文章介绍了一种面向中小型煤矿的视频监控系统的结构、前端成像设备的选择以及系统服务器端软件的模块化设计和客户端软件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级的"踢人机制",保证高优先级的用户能够优先预览视频监控图象。
2009年10期 v.35;No.163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3 ] - 邓国强;李前;赵旭东;
文章介绍了华亭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工业电视监视系统的系统结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该系统实现了下属煤矿矿用工业电视系统的数字化组网,设备投入少,使用维护方便。
2009年10期 v.35;No.163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8 ] - 马智民;
根据井架吊装过程受力分析,运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研制开发出了井架起吊在线监控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方案设计、硬件配置、软件设计及具体应用。该系统采用PLC为主控单元,微型计算机为上位机,以传感器作为现场检测元件,通过控制动力系统来保证井架安全吊装,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实现了井架吊装受力动态数据实时监测及查询、超限报警停车等功能,有效保障了井架吊装安全。
2009年10期 v.35;No.163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2 ] - 王进峰;
在PLC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及工程应用中,系统设备选型、设计思路、设计要点以及注意事项都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着整个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工作效率以及系统的工作性能。文章从PLC控制系统本身需求及市场产品两方面分析了PLC设备的选型要点,对PLC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要点作了详细叙述,并对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具体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009年10期 v.35;No.163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6 ] - 杨丽荣;
现有矿山单缸液压圆锥破碎机主要依靠人工控制和操作,存在着控制精度低、劳动生产率低下等问题。文章根据单缸液压圆锥破碎机的工作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PLC的单缸液压圆锥破碎机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介绍了其系统结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及模糊控制器的PLC实现。现场运行和测试表明,该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和抗干扰性能均优于传统的人工控制和PID控制,具有很强的鲁棒性,系统运行可靠,能较好地实现破碎机的恒功率自动控制。
2009年10期 v.35;No.163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4 ] - 葛化敏;王小将;陈永;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接口的红外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检测系统以MSP430F499超低功耗单片机为核心,采用R-522型红外甲烷气体传感器实现对甲烷浓度的精确测量,当甲烷浓度超过预设值时可进行声光报警;MSP430F499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后,通过CAN总线将数据传送给上位机,实现了远程监视和网络控制的智能化仪表功能。实践证明,该系统功耗低,实现简单,测量精度高。
2009年10期 v.35;No.163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5 ] - 陈广庆;赵永瑞;刘廷瑞;孙爱芹;徐克宝;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新型智能压力变送器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该智能压力变送器的软、硬件设计以及抗干扰措施。该智能压力变送器测量精度高,温度范围较宽,量程较宽,具有双向数字通信及完善的自诊断功能,可实现远程组态,与上层控制核心的数据传输性能可靠。
2009年10期 v.35;No.163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0 ] - 刘惠德;侯旭辉;李喜盼;张颖;
矿井水文地质信息的模糊性、非确定性和随机性使得信息处理和空间综合分析十分复杂。传统的矿井水文地质信息管理方法缺乏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导致成果可靠性低。利用ArcGIS Engine的二次开发接口,结合矿井水文地质信息的专业数学模型,使用栅格图层叠加方法,可以得出矿井水文地质信息。文章重点讨论了基于ArcGIS Engine的矿井水文地质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技术、总体结构与功能,并给出了部分成果演示。该系统解决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集成问题,提高了矿井水文信息管理的效率和精度,为矿井水文地质信息的管理与可视化、水害预测和管理部门辅助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2009年10期 v.35;No.163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5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8 ] - 吕昂;周雪娇;
TTCAN是CAN的高层协议,采用分时同步传输机制,解决了传统CAN由于消息冲突重传造成的消息时延大、时延不确定问题,适用于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的场合。文章介绍了一种采用新型STM32处理器的TTCAN Level1节点的设计方案,给出了节点软、硬件设计。该TTCAN Level1节点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实时性强,适用于各种汽车电子、工矿自动化等场合。
2009年10期 v.35;No.163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3 ] - 高丽霞;袁隆基;陈志荣;丁艳;李聪;
为了控制电力工业的生产成本,发电厂应对机组的运行性能有全面的了解,并对发电成本有准确的估算。文章以某火电厂一台300 MW火电机组为基础,以Visual Basic 6.0为软件开发工具,采用相应的数据库软件,开发了经济性指标在线监测软件。该监测软件由参数输入、数据存储、指标监测、系统帮助等模块组成,可实现经济性指标的在线监测功能,使操作人员及时了解机组的运行状态,以做出正确的调整。
2009年10期 v.35;No.163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5 ] - 高鹏;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SIEMENS S7-200 PLC控制的核子秤箕斗定量装载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该系统核心采用CPU 224XP CN完成高速脉冲计数及运算,采用CP243-1通信处理器,通过工业以太网连接PLC和上位工控机,通过PC Access建立OPC服务器实现S7-200 PLC和组态软件的数据交换,实现井下数据实时远程传递到井上。现场运行结果表明,与原有的单片机控制系统相比,该系统动态计量精确度高,适应环境能力强,抗干扰性强,远程传送数据可靠,程序开发周期短,系统维护简单。
2009年10期 v.35;No.163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1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