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波;
针对目前大多数顶板下沉监测仪存在的数据收集工作量大、顶板下沉数据无法上传地面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矿井顶板下沉信号远程传输系统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数学模型,并确定了关键参数,同时给出了系统硬件电路设计。该系统将顶板下沉数据以频率信号的形式远程传输至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通信分站的模拟量接口,使得矿井安全监测监控中心可实时监测和采集各个监测点的顶板下沉状态和数据,提高了顶板下沉监测的连续性、真实性。现场运行表明,该系统易与矿井通信分站通信,各项运行指标完全满足煤炭行业所规定的国家标准。
2009年09期 v.35;No.v.35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9 ] - 李牡丹;原利兵;
通过几种远程通信方式在性能与实现方法上的对比,文章提出了一种采用Modem技术进行远程通信的煤矿产量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上位机、下位机与Modem进行通信的硬件与软件设计,并给出了系统抗干扰措施。实际运行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009年09期 v.35;No.v.35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3 ] - 徐乐年;赵庆川;郝妮妮;刘华伟;
在煤矿井下实际生产中,放炮员可能不洒水就开始放炮,容易发生放炮爆炸事故。针对该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由P89LPC932单片机控制的基于倍压整流电路的煤矿放炮前自动洒水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系统组成、功能、工作原理及主要电路的设计。样机系统的应用表明,该系统不但满足了不洒水不能放炮的要求,而且可以根据现场设定的洒水总量实现洒水闭锁功能,实用性好。
2009年09期 v.35;No.v.35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3 ] - 邱立存;唐越华;
文章提出了一种以PIC18F452单片机为核心的电磁高频筛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给出了基于PIC18F452的电磁高频筛控制系统要求及控制原理,详细介绍了系统硬件及软件设计。该系统充分利用PIC18F452单片机软件运算的优势,以最少的硬件电路实现了系统控制功能。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运行可靠、操作简便。
2009年09期 v.35;No.v.35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 - 董兴飞;杨维义;
针对陶瓷真空灭弧室应用于煤矿井下时其电气性能和绝缘会受到破坏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将固封极柱灭弧室应用于煤矿井下的方案,介绍了固封极柱灭弧室的技术特点及技术参数,详细阐述了固封极柱灭弧室的热计算。实际应用表明,固封极柱灭弧室采用复合绝缘和自对流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高压真空灭弧室的环境耐受问题以及散热问题,更适合煤矿使用。
2009年09期 v.35;No.v.35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5 ]
- 邓国华;
掘进机位置及姿态的自动测定是掘进机自动控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结合悬臂式掘进机的结构和工作方式,分析了悬臂式掘进机位置及姿态对巷道掘进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导向器的悬臂式掘进机位置姿态自动测定方法,并分析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2009年09期 v.35;No.v.35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55 ] - 张治斌;姜亚南;郭政慧;
针对煤矿安全预警数据多源异构的特点,文章提出了一种采用关联规则挖掘技术对煤矿安全预警系统参数进行数据挖掘的设计方案,给出了关联规则挖掘模型及其算法分析,详细介绍了关联规则算法中的Apriori算法在煤矿安全预警系统中的应用及实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性能良好,是煤矿安全综合评价的一种有效方法。
2009年09期 v.35;No.v.35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94 ] - 付家才;滕吉荣;
针对常规的PID控制难以解决实际工业系统的时滞性、非线性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T-S模糊模型的跳汰机排料系统的设计方案,介绍了跳汰机自动排料控制系统的组成,分析了T-S模糊模型辨识原理,详细阐述了基于T-S模糊模型的跳汰机排料系统的建模及仿真。实验结果表明,T-S模糊模型能够比较精确地反映出被控系统中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也证明了T-S模糊模型可用于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建模仿真,是现代控制理论与非线性控制系统之间进行沟通的有力工具。
2009年09期 v.35;No.v.35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1 ] - 苏卫霞;郝伟;陈宏;王合金;
球磨机系统具有多变量、强耦合、长时滞以及生产工况变化大等特点,采用常规控制策略很难达到控制目标。针对该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内模控制的球磨机系统的设计方案,分析了球磨机工作原理,建立了其数学模型,详细介绍了球磨机系统的解耦分析,最后给出了球磨机模糊内模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模糊内模控制的球磨机系统具有良好的解耦能力,鲁棒性强,能够较好地解决球磨机系统的时变性、耦合性和延迟性问题,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2009年09期 v.35;No.v.35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3 ] - 张飞;孙二伟;张巍;兰毅;孙建岭;田武强;
放顶煤开采是利用采动支承压力的作用使煤体自然压裂破碎和跨落并从支架放煤口放出,因此,顶煤冒放性的好坏就成为该采煤法的关键所在。文章根据路天煤矿的煤层赋存条件,运用模糊数学分类方法,采用Matlab编程计算,并结合煤层强度、赋存深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夹矸厚度、煤层厚度和直接顶的充满系数6个因素,对该煤矿1604综放工作面顶煤冒放性进行了分析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604综放工作面顶煤冒放性好,对路天煤矿的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09年09期 v.35;No.v.35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7 ] - 刘方;宋正昶;杨丽;李坚;
根据已建立的气动发动机数学模型,利用Simulink软件对某额定参数的气动发动机在不同转速和不同活塞行程下的工作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转速和活塞行程对缸内气体温度、缸内气体压力、缸内气体质量及输出扭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气动发动机在转速越低时输出扭矩越大,在活塞行程越大时输出扭矩越大。研究结果为气动发动机的设计和性能改善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2009年09期 v.35;No.v.35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0 ] - 谭国俊;朱翀;李广超;蒯松岩;韩耀飞;
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DSP处理器的异步电动机离线式参数辨识方法,详细介绍了在静止状态下的异步电动机参数辨识方法的实现,并采用以TMS320F2812 DSP为核心的异步电动机变频矢量控制系统对2台不同的异步电动机进行了参数辨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可移植性,适用于工业现场应用。
2009年09期 v.35;No.v.35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1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1 ] - 付子义;李华群;刘爱军;
为满足易产生推力波动的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的速度伺服要求,减小永磁同步直线电动机的推力波动尤为重要。文章从电动机结构优化和控制策略2个方面来削弱推力波动:选择合适的次级磁铁形状及布置方式可使初级反电势波形接近正弦波形,同时采用控制策略,通过初级反电势计算定子电流谐波进行电流补偿,以此来削弱推力纹波;采用斜槽、斜极或均匀充磁等厚六边形磁铁紧密排列方案能大大削弱由齿槽效应引起的推力波动;采用多极结构、增加气隙长度、降低励磁磁密等措施能减小由端部效应引起的推力波动。实验结果表明,上述方法能有效地抑制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的推力波动对伺服系统的影响,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2009年09期 v.35;No.v.35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3 ] - 孟凡成;李长录;
针对传统的自燃火灾监测系统无法确定火源实际位置的缺点,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WSN的煤矿井下自燃火灾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给出了系统总体结构,详细介绍了系统网络拓扑结构、火源定位机制及其硬件、软件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控制方便、工作稳定,可以较准确地进行早期的自燃发火预测预报。
2009年09期 v.35;No.v.35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0 ] - 田书;马世申;
针对单端行波故障测距算法由于行波波速的不确定性而导致故障测距结果不精确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单端行波故障测距算法,该算法基于小波变换,利用故障点二次反射波、对端母线反射波、初始行波之间的测距关系,消除了行波波速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009年09期 v.35;No.v.35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6 ] - 郝迎吉;赵大帅;彭斌;傅磊;
针对现有馈电保护开关动作慢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双控制器的矿井供电网络漏电检测装置。该装置以ATmega329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实现故障判断和控制功能,采用ATT7022 DSP实现交流信号采集与统计计算功能,从而分开处理数据处理和控制功能,有效提高了装置的故障处理速度和交流信号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其选择性漏电检测电路采用自调节、自适应功能设计,对不同的矿井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调试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精度较高,动作速度快,适应性强。
2009年09期 v.35;No.v.35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0 ] - 杨利军;涂建;
针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矿井高压电网选线困难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暂态量选线式漏电保护方法。该方法利用零序电压稳态值越限和零序电压突变量越限判断电网是否漏电;利用小波奇异性检测原理精确定位故障时刻,以准确采样各线路暂态量;对采样暂态量进行小波包变换,计算由小波包系数构成的选线判据,并根据该选线判据进行漏电选线。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灵敏性高、选线准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009年09期 v.35;No.v.35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1 ] - 马天兵;赵耀军;张辉;杨元慧;
针对光纤电流传感器存在温度稳定性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Matlab的光纤传感器温度补偿的设计方案。该方案根据光纤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偏差值,结合Matlab的曲线拟合功能,进行最小二乘法四次多项式拟合,找出温度补偿因子,从而建立温度补偿方程。实验结果表明,该光纤电流传感器测得的电流值的最大误差由温度补偿前的13.35%降低到温度补偿后的0.3%,大大提高了光纤电流传感器的精度和温度稳定性。
2009年09期 v.35;No.v.35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5 ]
- 李华龙;欧阳名三;卢俊;
传统的矿用设备大多为RS485通信接口、采用ModBus通信协议,要使该类矿用设备接入采用本安型DeviceNet现场总线的胶带机集控系统,必须进行协议转换。针对该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本安型DeviceNet现场总线的、具有协议转换功能的胶带机集控系统监控分站,分析了DeviceNet和ModBus的原理及实现,详细介绍了该监控分站的硬件及软件设计。实际应用表明,该监控分站满足设计要求。
2009年09期 v.35;No.v.35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1 ] - 张学松;
文章分析了电压偏差、电压波动、谐波这3个影响煤矿电能质量的主要因素,详细描述了它们产生的原因、对煤矿电网的危害及采取的相应控制措施,指出了煤矿在制定电能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时应从规划、设计到实施各个环节、从运行、管理到维护各个方面作统一考虑,并合理选择控制技术,才能有效控制电能质量。
2009年09期 v.35;No.v.35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48 ] - 曹珍贯;吴永祥;
为使现有的基于RS232、RS485或CAN总线的串口设备以以太网的方式组网运行,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S3C44B0的串口服务器系统的设计,详细阐述了系统硬件、软件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实现了以太网与串口的数据交互,使现有的串口设备能快速接入以太网。
2009年09期 v.35;No.v.35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 刘鹏;吕振;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DSP控制的液晶显示屏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以ST7920控制器为核心的LM16032型液晶显示器与DSP TMS320LF2407A之间的硬件接口设计及软件流程设计,指出了该液晶显示屏在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液晶显示屏工作正常、性能稳定。
2009年09期 v.35;No.v.35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6 ] - 陈闯;李威;程冬;伍洪云;
为了提高测量高压开关接触电阻的精度,文章提出了一种采用脉冲电源方式测量高压开关接触电阻的方法,分析了高压开关接触电阻的测量原理,详细介绍了以嵌入式LPC2378处理器为核心的高压开关接触电阻测试仪的硬件、软件设计。实际应用表明,该高压开关接触电阻测试仪测量精度高、稳定度好、携带方便。
2009年09期 v.35;No.v.35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7 ] - 麻雁;王建民;
为了解决磁选柱中尾矿浆铁浓度不能及时、准确检测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射频导纳技术的尾矿浆铁浓度检测仪:以AT89S51单片机为核心,采用高频信号激励电感线圈,采用射频导纳技术测量电感L值,根据电感L与铁磁性物质的关系得出磁性物的含量。实际应用表明,该检测仪不受温度、压力、湿度、材料密度等变化的影响,在恶劣的现场条件下,也能可靠工作。
2009年09期 v.35;No.v.35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1 ] - 朱俊林;王祖麟;刘晖;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Profibus-DP现场总线的智能称重从站的设计方案,分析了Profibus-DP现场总线的特点,详细介绍了称重传感器信号放大器的设计、MAX1166与AT89C52的接口设计、SPC3与AT89C52的接口设计、以及该智能称重从站的软件设计。实际应用表明,该智能称重从站能满足互操作性以及实时通信的要求。
2009年09期 v.35;No.v.35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 王培强;张澜涛;朱艳艳;
采掘图元作为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绘制过程中存在工作量大、绘制繁琐等问题。针对该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Word平台的煤矿采掘图元库的设计方案。该方案以Word作为软件平台,采用Word内部开发语言VBA编程,在编程过程中利用Word的菜单自定义功能定制菜单、利用Word的宏及自动图文集定义图元命令,将采用AutoCAD绘制的图元转换为Word格式下的图片,最后利用自动图文集命令建立图元库。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案简单实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009年09期 v.35;No.v.35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2 ] - 传金平;林崇德;
文章介绍了华亭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三维可视化信息系统,给出了系统总体目标及关键技术与创新点,详细阐述了系统软件的主要功能。该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三维可视化信息系统不仅仅是一个矿井工程、地理信息的三维可视化软件,而且包含了矿井安全生产的综合信息,为全公司的生产技术管理、调度指挥、安全监督检查提供了先进的信息管理和查询手段。
2009年09期 v.35;No.v.35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5 ] - 吴义祥;
文章介绍了龙口矿业集团开发的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分析了系统结构及实现的主要目标,并给出了系统整体架构,详细阐述了煤矿空间数据存储平台、煤矿专业应用平台及Web服务决策平台等关键技术的实现。
2009年09期 v.35;No.v.35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58 ] - 张宝龙;李爱军;霍妍妍;
提出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便携式提升机振动测试分析系统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及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模拟信号测试分析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2009年09期 v.35;No.v.35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4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8 ] - 沈占彬;彭秋红;
针对平煤集团八矿副井提升机采用V-M电控系统存在设备多、噪声高、电控复杂、可靠性低等缺点,文章提出了一种由SCR-D系统代替V-M电控系统的改造方案,介绍了SCR-D系统的结构,分析了主要设备的选型,详细阐述了全数字调节系统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实际运行表明,改造后的提升机电控系统具有保护完善、控制精度高、节能效果好等优点,达到了预期目标。
2009年09期 v.35;No.v.35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0 ] - 吴延华;阎交生;张伟;
单管单端正激式DC/DC变换电路应用于煤矿井下AC 660 V供电系统时,单管IGBT的容量可以达到要求,但价格昂贵。针对该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IGBT串联的单端双管正激电路的设计方案,分析了该电路的工作原理,介绍了串联IGBT的静态、动态均压措施。实际应用表明,该电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2009年09期 v.35;No.v.35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1 ] - 毛明仓;郭秀才;
DataSocket技术是一种能够简化应用程序之间、以及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新的网络编程技术,它支持实时数据交换传输。文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DataSocket技术的概念和特点,给出了一个利用DataSocket技术进行网络数据传输交换的煤矿安全信息远程监测系统的实现方案。
2009年09期 v.35;No.v.35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2 ] - 魏其东;
针对陈家沟煤矿主井筒为进风井兼胶带运输井筒,胶带运煤方向与风流方向相反,容易造成粉尘飞扬的问题,该煤矿在主井筒安装了一套粉尘浓度超限自动喷雾降尘系统。文章介绍了系统工作原理及工作方式,给出了系统的具体应用情况。该系统结构简单,使用和维护方便,具有粉尘浓度自动监测、自动喷雾、浓度超限报警功能,实际应用效果较好。
2009年09期 v.35;No.v.35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6 ] - 付华;张大女;武福生;
设计了一种火电厂输煤程控自动配煤系统,分析了系统工作原理,详细介绍了系统自动配仓及分仓计量功能的实现,并结合工程实际,对系统配置的传感器进行了选型说明。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满足现场工况要求,技术先进可靠。
2009年09期 v.35;No.v.35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1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2 ]
- 王公华;黄显华;李兆峰;王德堂;
在分析防范矿井提升机恶性过卷事故必要性的基础上,文章研究了几种预防矿井提升机恶性过卷事故的技术与方法。通过设立独立的行程监控单元,确保提升行程和速度给定准确无误;通过速度的优化控制,减轻驱动电流冲击对提升绳的损伤;通过连续和定点相结合的速度监控,实现速度保护的高可靠性;通过优化装卸载工艺控制,预防错误装载故障导致的过卷事故。文章中提出的各种技术与方法是在实际应用中总结得出的,应用效果良好。
2009年09期 v.35;No.v.35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4 ] - 江宇;张红岩;王辉;孙峰;杜瑾;
为满足兖矿集团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并使外地企业的内部数据网络安全连接到兖矿集团网络,文章介绍了一种具有负载均衡、流量管理和主动入侵防御功能的企业互联网安全出口平台,分析了企业互联网安全出口的应用要求及互联网出口的现状,详细介绍了企业互联网安全出口平台中办公网平台的建设。实际应用表明,该平台充分利用企业信息资源,达到了信息安全共享的目标,为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持和保障。
2009年09期 v.35;No.v.35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7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9 ] - 吴文明;张生刚;王兵;
文章在分析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供电系统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继电保护整定困难、谐波污染严重、系统谐振、电气连接部分发热、电压波动范围大是煤矿供电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这些方法已在兴隆庄煤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09年09期 v.35;No.v.35 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4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54 ] - 宫志杰;王惠忠;
煤矿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性对于提高煤矿安全生产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煤矿信息化系统网络现状,介绍了煤矿信息化系统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详细阐述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2009年09期 v.35;No.v.35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8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1 ] - 杨庆平;孟令志;王庆光;
兖矿集团济宁二号煤矿采用2台8SKC9215型8组合开关代替原有的低压磁力启动器,用于主井装载站给煤机和胶带输送机的配电。文章详细介绍了该组合开关电控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实际应用表明,8SKC9215组合开关电控系统能够实现对组合开关的远程控制及其主、备用开关的自动切换,性能可靠,有效节省了开关损耗,大大提高了煤矿输送能力、生产能力及装载能力。
2009年09期 v.35;No.v.35 13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