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学召;王伟峰;邓军;
文章介绍了一种矿井救援用本安型计算机的系统结构及分系统设计,详细介绍了其本安型电路的设计技术,从安全人机学的观点出发,阐述了其外观结构的人性化设计及可靠性设计。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计算机在矿井事故的救援中所摄录的视频图象、语音信号清晰连续,并具有检测、存储、显示和回放功能,可在技术成熟的条件下利用该计算机所提供的信息建立专家决策系统。
2009年07期 v.35;No.160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0 ] - 曹现刚;
针对矿井通风安全技术管理中风阻测定方法繁杂、误差大、分析困难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便携式矿井通风参数综合检测仪的设计方案。该检测仪采用STM32F103VB芯片作为主控制器、采用电池供电方式,具有液晶屏、大容量存储器、键盘和通信接口,可采集矿井巷道压力、温度、湿度、风速、瓦斯浓度等参数,并可记录巷道编号、支护形式等巷道信息。试运行结果表明,该检测仪性能稳定、动作可靠、测量准确。
2009年07期 v.35;No.160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5 ] - 袁小东;邓先明;王冬冬;卢佳;张敏;
针对国内煤矿排水系统中现有的继电器控制方式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误操作较多等问题,文章介绍了一种煤矿排水综合自动化系统。该系统结合计算机技术、工业以太网技术以及PLC控制技术,采用分层结构设计方法,并采用VC++和PLC组态软件设计系统的主站和分站软件,不仅实现了自动恒水位排水,而且可以集中监测排水系统的运行工况,从而提高了煤矿排水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可靠,控制精度较高,可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
2009年07期 v.35;No.160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83 ] - 员玉良;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自救器使用模拟培训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该系统可在实验室环境下模拟煤矿井下事故时采集"井下作业人员"的心率、体温等生理数据,并以此为依据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易于操作,性能稳定,可高效准确地获得被培训人员的生理数据,填补了目前自救器使用模拟培训领域的空白。
2009年07期 v.35;No.160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3 ] - 张向阳;陈伟;常琳;朱亚鹏;金朝娣;任丽;郭依芬;肖冰;王帅;田子建;
文章介绍了一种采用CMX639作为煤矿井下无线通信语音基带控制芯片的设计方案。通过比较目前常见的语音编码方式的各种性能,提出了采用CVSD调制的语音编码方案,并给出了基带与语音电路以及语音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的语音质量较好,非常适用于煤矿井下环境的移动通信设备。
2009年07期 v.35;No.160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1 ] - 王莉;牛群峰;胡红生;
文章介绍了一套基于频谱与小波变换的工业压缩机噪声源分析仪的设计。该分析仪以LabVIEW为软件开发平台,采用频谱分析法和连续小波变换法对工业压缩机的噪声源进行定位识别分析,具有噪声信号采集、处理、频谱分析法识别以及连续小波变换法识别等功能。试验结果表明,这2种识别方法均能区分出工业压缩机的各个噪声源及其在压缩机噪声声功率中的贡献,便于迅速、直观地定位主噪声源的频带分布范围,进而监测工业压缩机的运行状态。
2009年07期 v.35;No.160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2 ] - 孙凌宇;冷明;夏洁武;
针对内存的动态分配和释放特点,文章提出了一种有效的C++内存泄漏自检测方法,给出了该方法的对象行为结构模型以及内存动态分配和释放的具体实现。基于顺序存储数据结构的实验及分析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正确地动态分配和释放类对象和数组块内存,还能监视所运行的程序中是否存在内存泄漏。该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算法设计和系统实现中,具有简单、速度快的优点。
2009年07期 v.35;No.160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4 ]
- 王国伟;郭凤仪;吴志刚;
现有的用于测力锚杆的应变仪器精度差,只能人工记录测量数据,无法准确反应巷道的受力情况。针对以上问题,文章介绍了一种矿用便携式锚杆静态应变仪的设计,分析了应变测量的测量原理,并主要阐述了应变仪的信号调理电路设计及其软件程序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该应变仪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具有汉字显示、操作简单等特点。
2009年07期 v.35;No.160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0 ] - 张珊;吴健平;郑红波;朱宇鹏;
为了有效管理煤矿钻孔数据,文章结合GIS技术和Oracle数据库技术,介绍了一种基于OracleSpatial的钻孔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利用Oracle Spatial统一存储和管理钻孔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根据从数据库中读取的离散钻孔点数据构建DTIN和GTP模型,分别模拟地形表面和地质体,并采用OpenGL对地质体进行各种三维可视化表达,从而还原煤矿地质形态的原貌。该系统对于地质勘探施工及监测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9年07期 v.35;No.160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5 ] - 王树强;倪洪启;于江华;
针对煤层气热值不稳定、无法直接使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PID的煤层气掺混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介绍了系统结构及软、硬件设计。该系统以工控机、可编程控制器和人机界面为核心,采用PID控制方式,实现了煤层气掺混系统的逻辑控制。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性高,实现了煤层气掺混系统的稳定控制。
2009年07期 v.35;No.160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8 ] - 赵文涛;杨静;
基于对数据挖掘技术、粗糙集理论、模糊逻辑与神经网络算法的分析,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煤矿安全信息管理模型的设计方案。该模型应用Web服务器注册技术和XML数据合成技术形成终端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粗糙集理论和模糊逻辑与神经网络算法形成终端数据仓库,并对终端数据仓库进行统一分析、管理和维护,有效地提高了煤矿安全信息管理的效率。
2009年07期 v.35;No.160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82 ] - 杨飞虎;杜清杰;荣相;
通过分析煤矿现有的高压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缺陷及其原因,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暂态信号的新型高压小电流接地选线原理,并利用该原理,采用FPGA芯片开发了矿用高压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测试结果表明,该选线装置可靠性高、反应速度快。
2009年07期 v.35;No.160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0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1 ] - 包西平;吉智;
针对中小功率交流矿井提升机电控系统转子串电阻调速造成能量浪费的现状,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PWM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方案,分别建立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在三相静止坐标系和两相旋转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其前馈解耦控制策略及DSP实现,根据电流调节器输出的参考电压空间矢量直接计算了变频器电压空间矢量位置和作用时间,并给出了采用DSP实现的方法。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2009年07期 v.35;No.160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5 ] - 汪玉凤;牛丽;赫飞;
针对日益严重的电力系统谐波污染问题,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嵌入式谐波检测装置的设计。该装置采用主从结构,以单片机为主CPU控制整个装置的运行,以DSP为从CPU进行数据处理,并采用一种新型的谐波检测算法——卡尔曼算法,以最小均方误差为准则,根据前一个观测数据和最近的一个观测数据,利用状态方程和递推方法估计当前过程状态,可实时、可靠地检测电网中的谐波,具有运算速度快、精度高、结构简单、造价相对低廉、操作简便、显示功能强等特点。仿真结果证明了该装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009年07期 v.35;No.160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 曹言敬;方永丽;张旭隆;
针对矩阵变换器输出电压对输入侧电源的扰动非常敏感的问题,文章对矩阵变换器双电压合成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详细推导了在输入侧电源存在不平衡以及谐波情况下,矩阵变换器输出侧仍为理想正弦波的理论过程,并对其进行了Matlab/Simulink仿真和基于dSPACE硬件实时仿真平台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矩阵变换器双电压合成策略对电网扰动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2009年07期 v.35;No.160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7 ] - 臧义;王伟生;孙红鸽;曹毅;
级联逆变器中功率单元的驱动及保护通常采用分立驱动器件构成H桥的驱动及保护电路,由于各器件参数很难保证完全一致,导致电路工作不理想,且需要多个独立供电的电源,增加了系统设计的复杂性。针对上述问题,文章采用一种新型驱动与保护电路TX-DA841HD设计了单元级联型高压逆变器模型。该电路可同时驱动4个大功率IGBT,能够监视每个IGBT的集电极电流,具有缓降栅压结合软关断技术的短路保护功能,能够有效地保护H桥及级联系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电路的驱动及保护能力。
2009年07期 v.35;No.160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9 ] - 王福忠;刘静;李丙全;袁世鹰;
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在远距离、大推力应用场合中需要的中枢绕组和永磁体多,系统造价较高。针对该问题,文章以经济指标为目标,采用自适应参数调整和适应值定标相结合的改进遗传算法,通过选取优化变量、确定约束条件及目标函数,实现了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的优化设计。对优化前后的电动机各性能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后得出,该优化方法能够改善电动机的综合性能指标,提高电动机的推力,减小电动机的体积,从而降低了电动机的制造成本。
2009年07期 v.35;No.160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2 ] - 刘子林;
文章应用以太网技术和TCP/IP协议,设计了一种基于网络化虚拟仪器的多电机测控系统,介绍了基于虚拟仪器的电机测控系统的组成,详细介绍了基于网络化虚拟仪器的多电机测控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该系统采用LabVIEW软件开发平台和Web开发技术,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实现了对多个电机的本地和远程测控,有效降低了开发成本,提高了开发效率,实现了资源共享。
2009年07期 v.35;No.160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2 ] - 杨捷;郭晓静;
F-C真空接触器可部分代替断路器应用于1200 kW以下的电动机保护中,但是若保护整定和保护配合不当将引起保护的误判,严重影响设备的可靠性。针对该问题,文章介绍了一种F-C真空接触器在电动机保护中的整定计算方法以及限流熔断器的选择,并通过F-C真空接触器保护的动作曲线、电动机的过负荷曲线以及熔断器安-秒特性曲线分析了保护的配合方法。
2009年07期 v.35;No.160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6 ] - 王建华;何凤有;
文章介绍了异步电动机转差频率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并在分析转差频率矢量控制方案的基础上,结合Matlab/Simulink软件构建了异步电动机转差频率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同时给出了仿真模型的具体参数,并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简单、控制精度高,用于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2009年07期 v.35;No.160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1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6 ] - 崔连成;王满意;李彦玮;苗曙光;杜存功;
文章利用排队论的M/M/1模型,对基于CAN总线的语音通信系统进行了建模分析,得出了语音压缩速率与CAN总线单节点信息产生速率的对应关系,并使用Matlab进行了系统仿真,得出了语音数据传输平均时延、语音压缩速率、CAN总线传输速率的关系曲线,证明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从而推导出语音压缩速率和CAN总线传输速率的关系表达式。
2009年07期 v.35;No.160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0 ] - 付华;李大志;
文章介绍了一种应用神经网络技术建立的PID自整定控制系统,给出了系统结构,详细分析了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学习算法。该系统采用3层BP神经网络,其输出为PID控制器的参数;通过变结构的RBF神经网络辨识控制对象,将得到的输出对输入的梯度信息提供给BP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根据该信息优化PID控制器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对于参数扰动较大的非线性系统,其收敛速度快、动态响应能力强、稳定性好,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适应性。
2009年07期 v.35;No.160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0 ] - 董讷;
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网导线是一对比较特殊的摩擦副,其工况条件有其显著的特点,摩擦磨损的形成机理较复杂,是机械作用、电气作用以及化学或电化学作用的综合结果。文章根据接触网与受电弓的物理模型建立了受电弓与接触网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分别建立了接触网和受电弓的运动方程,并确定了接触力的计算公式,从而得到了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网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009年07期 v.35;No.160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6 ] - 安峰;李彩云;吴晓君;孟欣;薛蒲昌;
针对带钢连续轧制过程中的带钢跑偏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带钢卷取机跑偏电液伺服系统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案。在介绍带钢卷取机跑偏电液伺服系统的基础上,通过静态计算,建立了该系统的数学模型;根据带钢卷取机跑偏电液伺服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及不同的控制量组合,分别设计了比例控制器、比例积分控制器和比例微分控制器,并采用Matlab软件仿真并分析了各控制器作用下系统的阶跃响应性能,根据各时域响应指标评定并确定了PID控制器的参数值。由PID控制器作用下系统的阶跃响应波形及系统开、闭环波德图得出,该PID控制器超调小、调节时间短、响应快、性能稳定;对带钢卷取机跑偏电液伺服系统的稳态误差进行分析后得出,该系统的稳态误差为零,由此证明了该PID控制器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2009年07期 v.35;No.160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7 ]
- 陈芳靖;桂存兵;陈忠仁;
文章介绍了对平煤集团五矿原有提升机继电器电控系统进行网络化改造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实现。该改造方案将2台PLC应用于提升机拖动控制中,提高了提升机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水平;设计了监控系统,能够对提升机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能够通过网络实现远程监控。该系统的成功改造完成了老式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到自动化控制的飞跃。经过各种试车运转,该系统各方面的性能均已满足提升运输的设计要求,运行安全可靠,性能稳定。
2009年07期 v.35;No.160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1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4 ] - 宋柏;任亚军;
目前我国煤矿中使用的气体传感器的校验和分析大多采用纯手工操作,原始数据量大、校验时间长,给煤矿安全带来很大隐患。针对该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USB的矿井气体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以ARM为核心的嵌入式技术和USB接口技术,可实现多种气体数据信息的实时采集、存储与传输功能,并可在上位机上实时显示。试运行结果表明,该基于USB的矿井气体检测系统数据处理速度快,方便可靠,有较好的实时性。
2009年07期 v.35;No.160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6 ] - 崔均亮;胡起宙;胡斌;
针对现有的煤矿综合监控系统中语音报警只有简单响声而没有具体语音提示的缺点,文章介绍了一种采用ISD2590语音芯片设计的语音报警电路,并以该电路在某甲烷传感器中的应用为例,介绍了其硬件和软件设计。现场试运行结果证明了该电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该语音报警电路亦适用于煤矿综合监控系统中的其它传感器。
2009年07期 v.35;No.160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0 ] - 曹以龙;江友华;
文章根据煤矿电机车蓄电池充电的实际情况,采用高频开关技术和DSP数字控制技术设计了一种智能型大功率矿用蓄电池充电机的电路和控制程序。该智能充电机可实现变电流充电、二阶段充电、五阶段充电等6种充电方式,在充电过程中可对充电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实时显示、批量存储及分析处理等,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高效节能等特点,且具有较好的通用性。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智能充电机性能稳定、运行可靠,适用于煤矿环境。
2009年07期 v.35;No.160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8 ] - 张文丽;
某矿业公司第一套薄煤层MG500采煤机受机身矮、体积小的限制,无法安装油箱和油泵,液压系统只能使用采煤工作面的乳化液为动力液,但系统元器件无法适用于乳化液系统,导致采煤机经常出现制动装置抱闸、机组不能行走等故障。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对该采煤机液压系统制动装置的改造方案,用液压支架上常见的元器件代替原来的进口器件,使之能适应乳化液系统。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改造后的采煤机运行稳定、可靠,事故率大幅度降低,维护便捷。
2009年07期 v.35;No.160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李田兴;周伯省;
在东庞矿特大突水快速复矿过程中,利用网络计划优化技术,统筹兼顾煤矿生产所有工序间的关系,制定出最经济、最有效的计划安排。文章详细介绍了采用网络计划优化技术确定的复矿施工阶段的划分、施工顺序、施工工期以及优化工序的具体内容。结果表明,与未采用网络计划优化计划相比,采用网络计划优化技术大大提前了恢复生产的日期,从而提高了原煤产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
2009年07期 v.35;No.160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7 ] - 何兵;车林仙;
文章介绍了一种松煤机PLC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根据该自动控制系统的工艺流程要求提出了具体的控制方案,阐述了该控制系统的基本设计思路和工作原理,确定了PLC输入、输出端口的分配,并给出了该控制系统的梯形图。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效果良好。
2009年07期 v.35;No.160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6 ] - 张楠;张根栋;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DDS技术、以FPGA为硬件载体的全数字QPSK调制器的设计方案。采用该方案实现的QPSK调制器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功耗低、集成度高、可软件升级、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高等特点,且可参考ADSL技术将其应用于煤矿井下通信系统中,从而实现高速率、远距离的信息传输,提高频谱利用率。
2009年07期 v.35;No.160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6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6 ] - 李伟忠;王子文;
针对现有混料系统中运料小车定位时间长、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自学习控制策略的运料小车自动定位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PLC+变频器的联合控制方案以及自学习控制策略,实现了对运料小车的自动定位控制功能。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自学习地调整运行参数,大大缩短了小车循环定位的时间,且提高了定位精度。
2009年07期 v.35;No.160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7 ]
- 孙继平;
分析了矿井移动通信特点;分析了矿井漏泄、感应、透地、PHS(小灵通)、CDMA等通信系统;提出了"有线/无线转换器+基站"和"基站+交换机"的网络结构;提出并研制成功了WiFi矿井移动通信系统;提出了矿井移动通信关键科学技术问题:(1)矿井无线传输理论;(2)无线电与天线矿用本质安全防爆理论;(3)矿井移动通信网络结构、调制方法、信令等。
2009年07期 v.35;No.160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7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57 ] - 于励民;
文章分析了自动化综采设备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成套自动化综采设备的适应性研究、国产成套自动化综采设备选型及配套技术研究及实施方案。文章重点研究了自动化综采工作面控制系统集成中的工作面集中控制系统和通信、控制一体化系统。该系统已在平煤集团六矿成功投入运行,运行状况良好,有效提高了综采工作面的机械化、自动化和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综采工作面无人跟机作业。
2009年07期 v.35;No.160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63 ] - 魏景生;吴淼;刘建功;
掘进机是煤矿巷道机械化掘进中最重要的设备,目前仍由司机手动操作。由于掘进环境恶劣,工作条件差,粉尘、水雾等影响司机的视野,造成掘进巷道断面成形质量差、劳动强度大。针对上述问题,文章介绍了一种掘进机智能型自动成形恒功率截割控制系统,详细介绍了智能型自动成形恒功率截割控制系统中掘进巷道断面自动成形控制和截割头恒功率自动牵引调速控制的设计与实现,并介绍了该系统在EBZ200型掘进机上的应用情况。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实现了远程在线监视、诊断与控制功能,使操作人员远离工作面迎头,减少了人员伤害事故,对实现安全、高效自动化巷道掘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009年07期 v.35;No.160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52 ] - 何晓群;
文章首先介绍了国内矿井提升机调速和控制系统的发展状况,指出"绕线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这一广泛被采用的调速方式即将被淘汰,而由变频器和PLC构成的提升机调速控制系统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系统;接着分析了各类高压变频器的性能,指出中点箝位三电平变频器适用于提升机的调速控制;最后详细阐述了基于中点箝位三电平拓扑结构的转子双馈变频调速系统、同步电动机机双三电平变频调速系统和鼠笼电动机双三电平变频调速系统,并指出了这3大变频调速系统的最佳应用场合。
2009年07期 v.35;No.160 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5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76 ] - 韩艳娟;宋建成;
针对目前煤矿主通风机故障诊断功能不完善、保障性措施不力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煤矿主通风机故障参数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简要分析了主通风机常见故障及信息融合技术,确定了故障参数检测方法,详细介绍了系统硬件及软件设计。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各故障参数的实时、在线检测,为主通风机的可靠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2009年07期 v.35;No.160 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1 ] - 王海波;史友仁;
文章详细介绍了KJ36A型煤矿电力监控系统的3层网络结构形式,即综合监控信息管理层、信息处理与监控层、现场控制层,并分析了这3层网络所实现的功能,阐述了KJ36A型煤矿电力监控系统的功能与特点。该系统采用嵌入式技术、分布式网络技术,可对煤矿供电系统实施一体化的实时监控,实现矿井电网的安全运行及变电所的无人值守功能。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运行效果好,完全满足当前矿井安全生产和管理的要求。
2009年07期 v.35;No.160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6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78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