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扬文
<正> 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一个宏伟的战略目标,就是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我国工农业年总产值力争实现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根据预测,煤炭产量必须比现在翻一
1982年04期 1-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正> 1982年自《煤矿自动化》由煤炭科学院常州自动化研究所编辑出版以来,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广大读者、作者及印刷部门的大力支持。在这辞旧迎新之际,谨向大家致以衷心的感谢。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按照十二大精神,结合煤炭工业实际,我部提出了开
1982年04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
<正> 上期已介绍YZ型系统总体设计要求、技术途径、系统可靠性、安全火花电路设计等内容,现将系统主要参数制定、计算与选择,隔爆兼本质安全电源及扩音通讯系统做一简要介绍。
1982年04期 4-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6 ] - 阵鸿章
<正> 回采工作面是煤炭生产的第一线,在综合机械化采煤过程中,用计算机对采煤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是实现科学管理的途径,随机模拟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1982年04期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6 ] - 夏文奎
<正> 作为一次仪表与二次仪表配套的热电偶,如温度指示仪、温度调节仪、温度记录仪、数字程序控温仪等,广泛应用于测温、控温系统中。其分度表和根据分度表刻度设定的温度仪表,都是以热电偶的冷端为0℃时作为标准的。如果冷端温度
1982年04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0 ] - 邬平龙
<正> 李一矿暗付立井绞车采用JK_2—3/11.5型提升机及TKD系列电控设备,配有KZG型可控硅动力制动电源装置。该井用一吨单层双车罐笼,人、物兼提,分四水平提升。每相邻的二个水平之间提升高度均为116米,绞车最大提升速度为
1982年04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6 ] - 李树仁
<正> 为了节约用电,调整负荷利用率,我矿在井下变流站试制成功两套硅整流电源自动投退装置。该装置可实现:当架线负荷电流等于一台整流器的额定电流时,第二台整流器(付机)自动送电投入、当架线负荷电流小于一台整流器额定电流的
1982年04期 24-2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潘以民
<正> 煤炭科学院常州自动化研究所,锦州市煤矿通讯器材厂研制和生产的RX人车信号装置于12月8日至12日在北票矿务局由煤炭工业部生产司、技术发展司、煤炭科学研究院共同主持召开的鉴定会上通过了鉴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57单位,共139
1982年04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 - 吴振亚
<正> 湖南省资兴矿务局周源山煤矿机采工作面使用MJQ—80型机组采煤,动力载波控制。由于安装载波机的空间位置较小,机组上的换向开关被拆除。机组在采煤过程中常因煤层硬度大、牵引速度快或者遇到夹矸等情况发生电机堵转现象。这时动力载波机的信号传输受到强信号阻塞
1982年04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 温至祥
<正> 《煤矿自动化》1982年第1期刊登“KBH—1型信号装置”一文。该装置在我矿使用效果良好,特别是在安全、节约材料、便于维修等方面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为使该装置得到进一步完善,更好的为煤矿生产服务,我矿对该装置作了如下改进。改进后的电路原理如图所示。
1982年04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张连昌
<正> 我国煤矿井下生产尤其在采掘过程中,因瓦斯引起爆炸事故还难于避免。虽然采取各种措施,为保证矿井安全,采用各种防爆类型的电气设备,以防止其产生高温、电弧或电火花引起瓦斯爆炸仍是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合理选用、维修防爆
1982年04期 28-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张庆奎
随着煤矿生产机械化与电气化程度的提高,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井下电气控制系统、通讯及信号系统、各种自动化传感器,监测仪表装置,已日趋广泛采用安全火花型电气设备。为便手广大读者对安全火花技术有较系统、全面的了解,从本期起将陆续介绍有关安全火花电气设备的基本知识,以供读者参考。
1982年04期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1 ] - 张宏勋
<正> 鉴定会于10月25日~29日在沈阳召开。会议由煤炭部设计管理局主持,参加会议的有机械、冶金,煤炭系统的厂矿、院所共15个单位,95名代表。会议听取了沈阳煤矿设计研究院的设计研究总结,哈尔滨向东机电厂的试制总结,红阳二矿和晓南矿的工业运行报告,审查了鉴定技术资料,并赴红阳二矿副井和晓南矿主井实地考核了装置的运行性能
1982年04期 3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 王瑞义
<正> 目前,常用的直流稳压电源多为串联型稳压电源。其调整管是串联在输入、输出端之间,通过管压降的变化使输出的直流电压维持不变。这种电源的电路结构简单、技术比较成熟,输出电压的噪音小,
1982年04期 37-4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叶芃生,龚幼民
<正> 五、定时电路对于漏地、短路与断相保护定时电路的设计,一般比较简单。过载保护的定时电路要模拟电机的发热特性与冷却特性,故设计比较复杂。
1982年04期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8 ] <正> 从可控硅应用范围可分为:(1)交直流开关;(2)相位控制(或可控硅整流);(3)逆变和变频等。这些应用对可控硅参数的要求各不相同,为此,发展了许多特殊可控硅,如快速可控硅、可关断可控硅和逆导可控硅等。
1982年04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
<正> 用欧姆表测量电容一个普通欧姆表,附加十进电容箱,能直接测量电容。测量电容需先校准欧姆表,第一步选择高阻档(R×10,000),象通常测量电阻那样,当输入两个端头短路时,保证表偏转到满刻度。然后把一张
1982年04期 49-50+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3 ] <正> H·S·D·E公司是经英国煤炭管理总局NCB批准,承担研制煤矿监控系统——MINOS的英国四家公司之一。该公司生产的煤矿监控系统系列型号为DynaIink—Mark型,其技术性能符合NCB规定的MINOS设计标准。
1982年04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6 ] - R·C沃伊吉,张福玲
在井下新的通讯设备的设计中,现代电子技术的应用改进了井下的电话通讯系统,扩大了通讯范围,而通讯技术的改进必然也提高了生产率,增强了安全。现用及正在研制的井下通讯设备可分为有线通讯系统和无线通讯系统。有线通讯系统中有:(1)呼叫电话;(2)多路对讲呼叫电话。而无线通讯系统中包括有低频感应通讯和中频感应通讯系统。
1982年04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 王聘贤
<正> 便携式安全火花矿井无线通讯装置Montan采矿研究公司为井下流动人员或各种行驶车辆研制出一种通过无线电话随时传送信息和指令的无线通讯装置。流动人员携带收发讯机,通过感应作用到
1982年04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宋宗潮
<正> 作者通过8种方案的分析对比,认为凸轮控制器金属电阻系统是解决井下1.6米绞车防爆电控问题的较好方案。该系统的特点为:1.电气线路简单;2.设备少;3.制造方便;4.安装调试容易;5.操作维
1982年04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 潘尚达
<正> 中国自动化学会电气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于十月六日正式成立并在杭州召开了首届学术年会。电气自动化专业委员会由中国自动化学会聘请的25名委员及两名秘书组成。委员会的成员分别来自机械、冶金、铁道、水电、轻工、煤炭、纺织、船舶、仪表等工业部门的研究单位以及一些
1982年04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 1982年04期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8 ]
下载本期数据